為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,做到學史明理、學史增信、學史崇德、學史力行,堅定航空報國初心,篤行航空強國使命,在“六·三”空難15周年之際,6月3日,航空工業黨組副書記李本正帶隊前往安徽廣德市英烈山參加“六·三”英烈祭奠活動,深切緬懷為祖國航空裝備研制事業犧牲的英烈們,向他們致以全體航空人最崇高的敬意。
15年前的“六·三”空難,40名烈士長眠于英烈山蒼茫竹海,其中包括航空工業9名技術骨干和原空軍試飛團的3名飛行員。他們之中年齡最大的55歲,最小的年僅26歲。英烈們懷揣報國之志,以英勇頑強、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和忠于職守、甘于奉獻的優秀品質,詮釋了對初心使命的執著堅守,寫就了對黨和國家的忠誠擔當。他們是新中國航空工業的英雄,是國防科技事業的驕傲,更是強軍興國的豐碑。
習近平總書記曾深情指出:“對一切為國家、為民族、為和平付出寶貴生命的人們,不管時代怎樣變化,我們都要永遠銘記他們的犧牲和奉獻。”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,崇高事業需要精神引領,新中國航空事業發展70年來,一代代航空人披肝瀝膽、風雨兼程,以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,使命擔當的忠誠精神,堅韌執著的奉獻精神,敢于突破的創新精神,接續奮斗的逐夢精神,托舉起新中國航空工業今日的輝煌成就,匯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。
青山埋忠骨,史冊載功勛。在莊嚴的英烈山上,全體人員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,列隊肅立,向“六·三”英烈敬獻花籃,向英烈紀念碑行鞠躬禮,瞻仰烈士墓碑并敬獻鮮花,深情追思為我國預警機事業獻出寶貴生命的40位英烈。祭奠儀式結束后,全體人員來到英烈山紀念館參觀,通過一張張歷史圖片、一件件英烈遺物、一段段感人影像的生動呈現,再次被英烈們為酬壯志、血染長空的英雄氣節和對黨忠誠、無私奉獻的精神品格所感染和激勵;在這緬懷英烈、紀念英雄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,傳承紅色基因,弘揚英雄精神,激發愛黨愛國愛航空事業的情懷。
弘揚航空報國精神,建設新時代航空強國。對英烈的最好紀念,是永志不忘他們為之流血犧牲的偉大理想、崇高事業。如今,新中國航空工業已經逐漸構建起門類齊全、規模宏大的航空工業體系,實現了航空武器裝備的系列化跨越發展。航空人將接過火炬,從英烈們身上汲取信仰的力量和創新突破的勇氣,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,以不懈奮斗和擔當作為挺起建設新時代航空強國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脊梁,用“忠誠奉獻、逐夢藍天”的航空報國精神書寫中國力量、中國精神的時代擔當。
2020年9月30日,由航空工業、中國電科與安徽廣德市三方共同建設的英烈山紀念館正式開館。紀念館的建設,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“要銘記一切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做出貢獻的英雄們,崇尚英雄,捍衛英雄,學習英雄,關愛英雄”重要指示的具體舉措,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。開館以來,英烈山紀念館作為宣城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,已累計接待300余批次近一萬人參觀,日漸成為社會各界重溫英雄故事、致敬英雄事業,銘記歷史、激勵后人,傳承英雄精神、傳播航空文化的又一重要陣地。
航空工業黨建文宣部、防務綜合部、防務科研部、項目管理中心、試飛中心、陜飛、中航文化有關領導參加祭奠活動。